家庭教育
Contact

联系我们

郴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地址:郴州市人民东路与郴江路口(原政务中心十楼)
电话:0735-2173851
网址:http://www.3cam.top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庭教育 >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3-13
  很多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尽办法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参加各种培训班,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抢到更好的位置。                                      

  成功的道路上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跑道上,开始很拥挤,跑不了多远,渐渐地开始有了差距,甚至有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弃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到一位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只要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坚持的足够久,就一定能够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身教重于言教。著名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吴军认为,他和他弟弟的成功是他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影了他们兄弟俩。他的父亲没有机会上一个全日制正式的大学,他父亲利用业余时间补习了一门又一门大学课程,做科研也非常努力,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能在极为看重文凭大学里被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在他的印象中,父母从不参加应酬,甚至不看什么电视剧,总是非常有规律的学习。他的母亲现在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在“王者天下”教育机构同家长交流的时候,我分享了“孩子的认知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父母的认知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的观点。父母重视学习,并持之以恒的为提升自己而学习,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感同身受,早早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作者吴军对比了美国人和亚洲人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而学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很现实的利益而学习。目的不同,结果常常也不同。有兴趣的学生学习主动,不仅体现在对所学的学科非常有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成绩优异。为了现实利益而学的学生,求学时舍本求末,或者说背离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后续发展普遍后劲不足。

  兴趣是一种情趣,它能帮助学生们将注意力和精力不均等地投入到他们遭遇的人或者物上面,分轻重缓急,有偏向地面对生活。一个人因为兴趣进入到某事物中,他从中获悉的新因子越多,就越有兴趣,他在其中越是增长才干就越是有兴趣。他在兴趣爱好中又体会了一种“成长的乐趣”。社会学家、学者郑也夫认为:“教育的一大使命是帮助孩子们找到兴趣,那是令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为了强化这个观点,说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小镇中学,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是“高富帅”,另一个是“屌丝”。当时学校最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布朗小姐非常喜欢那个“高富帅”,在毕业典礼的时候,布朗小姐亲吻了他。“屌丝”觉得老师不公平,老师说“你们将来要是像他一样有出息,我照样会亲吻你们一下。“高富帅”一直很努力,毕业以后就进入大学读新闻系,后来在新闻界很有名,还得了普利策奖。1945年,他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白宫新闻署署长,可以说很成功了。

  而另外那个“屌丝”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因为家里穷他没有读大学,之后换了很多次工作,感情也很坎坷。但他坚持半工半读。后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就去参战了。因为比较勇敢,被选去炮兵学院进修。出来以后,一战结束了,他丢了工作,退役回家,开了一个小店,结果还关门破产了。可以说运气真的很差。但是,他一直在坚持读书学习,退役后他在大学里又学了法律,就在当地谋求了一份公职,也不是什么高职位,那时候他已经快40岁了。到50多快要退休的时候,他才刚坐稳了自己的职位。那时候当地一个众议员退下来了,要补选一个众议员,他就代表民主党参选了,但没有人愿意支持他,所以他排名第五。这时候他的好运就来了,前四位因为某种原因都不能参加,民主党只好支持他,他就选上了众议员,从此就从政了,众议员后来又选上了参议员。

  1944年,罗斯福决定第四次参选总统,他知道自己活不过4年,副总统必定是自然上位就成为总统了,当时最适合跟罗斯福一块竞选的人是当时的副总统华莱士,但华莱士是一个倾共产主义的人,和苏联的关系走的太近了。所以,华莱士就被排除了。由于“屌丝”一直很谦卑,口碑比较好,他被选中当了副总统,连他自己都很意外。1945年,罗斯福果不其然去世,他晋升为总统。他就是杜鲁门。而那位“高富帅” 平步青云一直其实都是他在提拔。

  所以,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